鈣鈦礦復合氧化物具有獨特的晶體結構,尤其經摻雜后形成的晶體缺陷結構和性能,或可被應用在固體燃料電池、固體電解質、
傳感器、高溫加熱材料、固體
電阻器及替代貴金屬的氧化還原催化劑等諸多領域,成為化學、物理和材料等領域的研究熱點。并且鈣鈦礦材料因性能優(yōu)異、成本低廉等突出特點,是當前光伏領域發(fā)展的重要方向之一。
近日,南京工業(yè)大學科研團隊聯(lián)合我國相關學者在鈣鈦礦薄膜制備領域取得突破,首次實現了絲網印刷鈣鈦礦油墨和薄膜的可控制備,并首次制備出高效穩(wěn)定的全絲網印刷的鈣鈦礦光伏器件。
鈣鈦礦薄膜沉積有旋涂法、刮涂法、噴墨印刷和絲網印刷等眾多方法,其中,絲網印刷技術一枝獨秀。較之于其他薄膜制造技術,絲網印刷技術具有成本低、原料利用率高、制備工藝簡單等突出優(yōu)點,被認為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產業(yè)化的理想技術。
采用絲網印刷技術可以制備鈣鈦礦器件的各層薄膜,但絲網印刷制備鈣鈦礦活性層一直是科學界的難題,現有的低黏度有機溶劑體系難以應用于絲網印刷制備鈣鈦礦薄膜,限制了低成本絲網印刷鈣鈦礦光伏器件的發(fā)展,使得絲網印刷鈣鈦礦光活性層始終沒有被實現。
研究團隊首次提出了黏度可控、組分可調、空氣穩(wěn)定的離子液體鈣鈦礦印刷油墨。他們通過離子液體醋酸甲胺(MAAc)創(chuàng)造性地制備出長期穩(wěn)定的和黏度可靠的鈣鈦礦印刷油墨,實現了絲網印刷,并實現了對薄膜厚度、面積和不同基材上的圖案控制。
全絲網印刷鈣鈦礦器件是助力鈣鈦礦產業(yè)化的‘硬核’技術。傳統(tǒng)鈣鈦礦光伏器件制備過程中的五六種程序(工藝流程)需要對應五六臺設備,而如今,研究團隊僅需通過絲網印刷薄膜的動力學調控和器件結構優(yōu)化,制備出全絲網印刷鈣鈦礦光伏器件,成功地實現了“一鍋燉”,一臺設備解決全部功能層制備。
他們開發(fā)出效率為20.52%的絲網印刷鈣鈦礦光伏器件、14.98%的全絲網印刷鈣鈦礦光伏器件和11.80%的全絲網印刷鈣鈦礦光伏組件,未封裝的器件在最大功率點恒定光照300小時后,保持其初始效率的96.75%。實驗結果表明,用于絲網印刷圖案化的鈣鈦礦薄膜,實現了超過20厘米每秒的印刷速率和接近100%的原料利用率,以“點—線—面”的相轉移方式精確地控制鈣鈦礦薄膜的形貌。
鈣鈦礦電池在空氣中的穩(wěn)定性不好,怕濕、容易被氧化,需要在手套箱內完成,但用絲網印刷技術制備鈣鈦礦薄膜及器件,就可以在空氣中制備,這將有利于推動鈣鈦礦電池的產業(yè)化應用。該項成果于11月10日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《自然》在線發(fā)表。
原標題:首次制成全絲網印刷鈣鈦礦光伏器件 推動鈣鈦礦電池的產業(yè)化
版權與免責聲明:
凡本站注明“來源:環(huán)保在線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-環(huán)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環(huán)保在線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(非環(huán)保在線)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如其他媒體、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稿件來源:環(huán)保在線”,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、數量較多,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與本站聯(lián)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:聯(lián)系電話:0571-87759680;郵箱:hbzhan@vip.qq.com。